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909.“在基列亚巴,就是迦南地的希伯仑”表示在教会。 这从“基列亚巴”和“迦南地的希伯仑”的含义清楚可知:“基列亚巴”是指教会的真理;“迦南地的希伯仑”是指教会的良善。在圣言中,尤其在预言部分,凡论述真理的地方,也都论述良善,因为天上的婚姻存在于圣言的每个细节中(参看683, 793, 801, 2173, 2516, 2712节)。故此处当经上提到基列亚巴时,也提到“迦南地的希伯仑”。“迦南地”是指主的国度(参看1413, 1437, 1607节),迦南地的各个地方代表各种事物(1585, 1866节)。
关于基列亚巴,也就是希伯仑,它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住的地区。从创世记前面的章节明显可知,亚伯拉罕就住在那里:
亚伯拉罕来到希伯仑幔利居住。(创世记13:18)
从后面的章节明显可知,以撒住在那里:
雅各来到他父亲以撒那里,到了基列亚巴的幔利,就是希伯仑,乃是亚伯拉罕和以撒寄居的地方。(创世记35:27)
雅各也住在那里,这从约瑟的父亲雅各打发他出希伯仑谷,去找他的哥哥明显可知(创世记37:14)。从这三个人的代表(如前所述)明显可知,在耶路撒冷代表教会之前,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代表教会。
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教会都会衰退,直到它不再有任何信或仁,这时就毁灭了。这一点也由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当这个地方被亚衲人占据时)来代表,而亚衲人表示可怕的虚假说服(581, 1673节)。关于它被亚衲人占据,可参看几处经文(民数记13:21, 22; 约书亚记11:21; 14:15; 15:13-14; 士师记1:10)。教会的结束或完结、毁灭由约书亚彻底摧毁那地方的一切(约书亚记10:36, 37; 11:21);以及犹大和迦勒击杀亚衲人来代表(士师记1:10; 约书亚记14:13-15; 15:13-14);一个新教会再次建立由希伯仑的田地和村庄被分给迦勒为产业来代表(约书亚记21:12);但这城本身却变成逃城(约书亚记20:7; 21:13);以及给亚伦子孙为祭司的城(约书亚记21:10-11);在犹大的产业之内(约书亚记15:54)。
由此明显可知,希伯仑代表主在迦南地的属灵教会。出于同样的原因,按耶和华的命令,大卫被吩咐上希伯仑,在那里受膏作了犹大家的王;后来他在那里统治了七年零六个月,又去往耶路撒冷,占领锡安(参看撒母耳记下2:1-11; 5:5; 列王纪上2:11);就在这时,主的属灵教会第一次开始由耶路撒冷来代表,而祂的属天教会则由锡安来代表。
80.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说到来自木星的天使的性质。前面(73节)提到的那些造访其星球的居民、坐在他们头上的人并非其内在天堂的天使,而是天使灵,或其外在天堂的天使。这些天使的性质既已披露给我,我愿意把我蒙允许所知有关他们的事讲述出来。
有一个激发恐惧的木星灵贴近我胳膊肘之下的左侧,从那个位置和我说话。他的话很刺耳,并且这些话也不清晰,没有彼此分开,以致我不得不等很长时间才能明白他的意思。他在说话的时候,还间或将某种恐惧注入我。他警告我说,当天使来的时候,我也要好好接待他们。但我蒙允许回答说,这并不取决于我;我和他们自己一样欢迎所有人。
很快,来自木星的一些天使来了,我从他们与我交谈的方式就能发觉,他们和我们地球的天使截然不同。他们的言语不在口头话语中,而在观念里;这些观念通过我的内层朝各个方向扩散;他们还作用于我的脸,使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赞同,从嘴唇开始,以各个方向朝周边扩散。取代话语的观念是离散的,但只是稍微离散。
后来,这些天使通过不怎么离散的观念与我交谈,以致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空隙。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包含在那些只关注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意义之人所说的话中的意义。这种言语对我来说比之前的更容易理解,并且包含更多东西。和之前的那种言语一样,它也流入我的脸,但这种言语的性质使得流注更为连续。不过,和前一种不同的是,它不是从嘴唇,而是从眼睛开始。
再后来,他们讲得更连续、更充分,以致我的脸无法通过合适的动作跟上。不过,我感觉一种流注作用于我的大脑,而大脑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作用。最后,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说话:他们的言语只落入我的内在理解力。它像稀薄的大气那样流动。我能感觉到这种流注,但无法区分它的细节。他们的言语类型更像是液体;第一种像流水,第二种像更稀薄的液体,第三种相对来说像空气,第四种像稀薄的大气。前面提到的在我左侧的那个灵人时不时地打断,尤其警告我对待他的天使要谦虚一点,因为一些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引入令人不悦的观念。他说,一开始,他并不明白天使们在说什么;后来贴近我的左耳才明白。那时,他的言语也不像之前那样刺耳了,而是和其他灵人的一样。
4217.“拉班就离开,回自己的地方去了”表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这从“回自己的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回自己的地方”是指回到以前的状态。“地方”是指状态(参看2625, 2837, 3356, 3387, 3404节)。所以,这句话表示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所说明的这一切清楚表明,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内在事物,内在事物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适合与人同在的天使来理解。例如: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天使想到的是属灵的饼或饭或粮,而不是物质的饼或饭或粮;因此他们将饼或饭或粮理解为主,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6:33, 35)所教导的那样,祂是生命的粮。他们因理解为主,故理解为源于祂的事物,因而理解为祂对全人类的爱;同时理解为人回以主的爱;因为这两种爱会在一个思维和情感的观念中交织在一起。
以神圣状态接受圣餐之饼的人之思维与此无异;事实上,那时他想到的是主及其仁慈,是构成对祂的爱和对邻之仁的事物,而不是饼,因为他正在思想悔改和修正生活。然而,人们思想这些事的方式却因不仅存在于其思维,还存在于其情感中的神圣程度而各异。由此明显可知,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呈现给天使的不是饼或饭或粮的概念,而是爱和关乎爱的无数事物之概念。当酒在圣言中被提及,以及在圣餐中被领受时,情况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天使根本不会思想酒,而是思想对邻之仁。正因如此,还由于人以这种方式与天堂相联,并通过天堂与主相联,故饼和酒就成了象征,将过着神圣生活的人与天堂联结起来,并通过天堂与主联结起来。
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圣言是联结人与主的媒介或手段。如果这样的联结媒介或手段,天堂不可能流到人那里;因为没有一个媒介或手段,联结是不可能的;相反,天堂会远离人;如果天堂远离了,任何人就再也不能被引入良善,甚至被引入物质和世俗的良善了;而是一切约束,包括外在的约束,都将被废除。因为主通过内在约束,也就是良知的约束来掌管处于良善的人;唯独通过外在约束掌管陷入邪恶的人。如果这些约束都被废除了,凡唯独被外在约束掌管的人都就会变得疯狂,就像不惧怕法律、自己的生命,也不惧怕丧失地位和利益,因而名声(这些都是外在约束)的人那样发疯,人类将因此灭亡。这解释了为何圣言存在,以及圣言的真正性质。拥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心与肺,没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从心肺获得生命的其它内在器官(参看637, 931, 2054, 2853节)。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